抑郁症是预测企图的一个强有力的信号,随着抑郁症相关的新闻不断被曝光,我们似乎已经将类似事件当做了生活的常态。
但是,仍有很多人对抑郁症及抑郁患者持有大量的偏见和误解。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无疑会加重抑郁症人群的心理负担,给Ta们带来疾病以外更深重的痛苦。Ta很可能就是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甚至是深陷痛苦之中的自己。
抑郁症离我们
并不遥远
人们通常所说的抑郁症,其实是对重度抑郁障碍的简称。
身患抑郁症的人群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比如:
几乎所有时间都处在低落的情绪;
对几乎所有活动丧失兴趣;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经常感到自己毫无价值;
出现死亡的想法;
……
抑郁症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当抑郁情绪来袭时,我们常常会选择压抑或者逃避。
长此以往,便陷入了更深的抑郁漩涡中无法自拔,就演变成抑郁症。
精神医学规定,一般抑郁情绪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则可以肯定是病理性抑郁症状。
人们对于抑郁症
都存在哪些误解?
尽管抑郁症已经非常普遍,人们对它也不再那么陌生,但社会上对于抑郁症的谣言和误解还在广为流传:
误解①
“你得抑郁症,就是因为心态不好”
这可能是常见的对于抑郁症的误解。
即使许多人已经知道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并不是简单的心情差,但人们仍然会觉得,患上抑郁症只是因为你的心态问题。
但事实上,抑郁症的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
除了诸如神经质、消极应对等心理层面的易感因素,生理方面的变化,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活动是被广泛证实的与抑郁症相关的生理异常。
5-羟色胺,也就是血清素分泌减少,也被证实与抑郁症有关。
除此之外,一些负面的经历也被证实是抑郁症的风险因素。
童年遭遇虐待、抛弃等,被证明与重度抑郁症显著相关。
而其他生活中的压力生活事件,比如高压的工作环境、感情受挫等,也被证实会促使抑郁症的发生。所以,认为心态不好的人才会得抑郁症,是非常不科学的。
误解②
“治抑郁要靠心理调节,多聊聊天”
正如前面所提到,抑郁症是有生理基础的,通常情况下也需要药物的支持,并不能只靠“调节”。
面对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是首要考虑的治疗手段。
当然,心理治疗也有助于抑郁症的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多种心理治疗手段,都被证明对抑郁症有效。
虽然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自己的努力也非常重要,但专业医师的帮助才是治疗抑郁症可的方法。
如何正确对待抑郁症患者?
对抑郁症的误解会给抑郁症患者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Ta们会因为这些误解得不到正确的对待和支持,经历多重的压力,甚至致使病情加重。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抑郁症患者呢?
谈论抑郁前,先了解抑郁
误解往往源于事先的不了解。
通过正确的途径了解抑郁,尽量避免因为不了解产生误会,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
比如,知道抑郁症有生理基础后,我们就不会简单粗暴地将抑郁症归咎为想不开、脆弱,还去教育他们乐观、想开点。
将问题和人区分开
抑郁症会破坏人们的行动力、社交能力、思维方式……
周遭的人也许会认为患者变懒了、变冷漠了,变得容易激动了。
而这些都可能让我们在与抑郁患者相处时发生矛盾,影响人际关系。
而我们常常会忘记患者只是病了,反而会怪罪Ta们。
但这些变化却大多是由疾病引起的。
我们需要明白对方只是病了,不想出门也好、回避社交也好,都不是故意为之,Ta们只是抑郁症的受害者。
给予患者需要的帮助
抑郁症患者会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可控,自己做什么都不能改变现状。
因此,如果你希望提供帮助,有效的办法之一是让Ta感到你一直都在,愿意理解、帮助Ta。
当然,每个抑郁症患者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想要帮助对方时,记得询问需要什么,而不是给出我们觉得有效的建议。
比如,你可以问:“你想我陪你聊聊吗?”或者“你希望我做点什么,能让你感觉好一点?”让对方感到自己被看见、被接纳,这就是很好的过程。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