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肾病患者来说,尿蛋白可以说是治疗过程中尤为关心的目标之一。如果尿蛋白一直居高不下,肾友的心也平静不下来,毕竟尿蛋白是反应肾脏功能机肾脏病情是否恶化的重要指标。如果尿蛋白一直居高不下,那说明病情只会严重不会轻。
如果肾脏疾病得到控制,肾功能趋于正常运转,那么尿液也会是正常的。
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有部分肾友深受尿蛋白怎么也降不下去的困扰!
那这是什么原因呢?下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 发现肾脏病晚
出现肾脏病难以控制,尿蛋白居高不下,一部分原因是发现时病情已到了中晚期,此时病情较为棘手;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性是遗传性肾病,
2. 感染影响
感染是影响慢性肾病诊治的常见因素之一。
如果尿蛋白值存在不间断的涨涨跌跌,建议各位肾友做下身体各个部位感染病灶。如果确定是因感染引起尿蛋白不稳定,则可继续用目前的治疗方案,持续观察。随着感染病灶消退,尿蛋白也会趋于正常。当然,肾友不要忘记平时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坚持锻炼,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
3. 药物不当
在治疗肾病过程中,常用的控制蛋白尿的药物是RAS阻断剂(即常听的普利或是沙坦类药物),但RAS阻断剂用量会影响降尿蛋白的效果。此外如果联合了其它类药物如格列净类,必要时,可做肾穿刺,明确是否需要加用激素治疗。
4. 饮食不当
在饮食方面,一是不控制盐量摄入,吃太多过咸食物,盐分摄入超标加重肾脏负担,进而导致蛋白质持续漏出;二是高蛋白饮食。什么是高蛋白饮食呢?蛋白质摄入量大于1.2~1.3g/kg(标准体重)/天。标准体重≈身高-105,比如你身高160cm,那么标准体重就是160-105=55kg。55×1.2=66,55×1.3=71.5,也就是说身高160cm的肾友每天都吃超过66~71.5g蛋白质以上,即为高蛋白饮食。
5. 血压、血糖控制不佳
高血压和糖尿病已成为引发慢性肾病的两大重要因素。尿蛋白持续居高不下,也可能和这两者有关系!不管是肾性高血压还是高血压并发肾病,或是糖尿病肾病,无一例外都是肾脏功能受损,而尿蛋白漏出正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的。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