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性损伤
干硬粪便:便秘时用力排便,干硬的大便划伤肛管皮肤。
腹泻:频繁排便刺激肛管黏膜,导致黏膜脆弱破裂。
分娩或肛门检查:过度扩张肛门引发撕裂。
局部缺血与愈合困难
肛管后正中线(血液供应较差)是肛裂高发部位,经常损伤后易形成慢性溃疡,难以自愈。
诱因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饮水不足、饮食辛辣刺激等。
二、典型症状
疼痛:排便时剧烈刀割样疼痛,便后可能持续数小时(括约肌痉挛导致)。
便血:鲜红色血,量少,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手纸擦拭见血。
伴随表现:
肛门瘙痒、潮湿感(裂口分泌物刺激皮肤)。
经常发作可能形成“哨兵痔”(裂口下端皮肤增生形成皮赘)。
三、与痔疮便血的区别
特征 肛裂 痔疮
疼痛 排便时剧痛,便后持续 内痔通常无痛,外痔可能肿痛
出血量 少量,鲜红色 可能滴血或喷血,量较多
伴随体征 肛管可见纵行裂口 肛门肿物脱出(外痔)
触诊 裂口触痛明显 痔核柔软或硬结(血栓)
四、紧急处理与日常护理
缓解疼痛与促进愈合
温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40℃左右),放松括约肌,促进血液循环。
外用药物:
硝酸甘油软膏(缓解括约肌痉挛,需医生指导使用)。
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止痛)。
痔疮膏(如太宁栓,保护黏膜、止血)。
调整排便习惯
软化粪便:多喝水(每日≥1.5L),增加膳食纤维(燕麦、红薯、火龙果),必要时口服乳果糖。
规律排便:避免憋便,排便时勿过度用力或久蹲(<5分钟)。
药物治疗
口服缓泻剂(如聚乙二醇)预防便秘。
慢性肛裂可短期使用局麻药或肉毒杆菌注射(需就医)。
五、何时需要就医?
急性发作:疼痛剧烈、出血不止或裂口感染(红肿流脓)。
慢性肛裂:经常发作超过6周,裂口深达肌层,保守治疗无效。
伴随症状:发热、肛门持续肿胀、无法排除其他疾病(如克罗恩病、性传播感染等)。
治疗方法:
急性期:保守治疗(药物+坐浴)。
慢性期:可能需要手术(如肛裂切除术、内括约肌侧切术)。
六、预防复发
饮食管理:避免辛辣、酒精,减少咖啡因摄入。
运动习惯:每日提肛运动(增强括约肌功能),避免久坐久站。
心理调节:减轻焦虑(焦虑可能加重便秘和肛门痉挛)。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上一篇:
痔疮便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