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梗又称心肌梗塞,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局部坏死。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剧烈持久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加、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引起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哪些危险因素容易引起心肌梗死?
1.过度劳累(30%)
过度的体力劳动,特别是登楼、过度的体育活动、连续的紧张、疲劳等,都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经硬化、狭窄,无法充分扩张,导致心肌缺血。剧烈的体力负荷还会导致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暴饮暴食(15%)
许多心肌梗死发生在暴饮暴食后。吃了大量高脂肪、高卡路里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粘度增加,血小板聚集度增加。血栓形成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3.便秘(13%)
便秘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临床上,因便秘而使劲屏住呼吸引起心肌梗塞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的充分重视,保持大便通畅。
4.吸烟和大量饮酒(10%)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以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耗氧量来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5.兴奋(6%)
由兴奋、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6.冷刺激(5%)
突如其来的寒冷刺激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人要非常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季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心肌梗死呢?
大大多数心肌梗死的基础是多年积累的,所以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
尽量避免这些诱因,如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问题、感染、手术等。有时甚至可能发生在睡眠中。为了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在良好的情绪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饮食、肥胖、戒烟、饮酒,特别注意季节变化的保暖和适度运动。
还要注意降脂调脂;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尿酸等。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