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缺血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樶为常见的诱发因素是冠心病,除了选择正规医院积极有效治疗外,那么日常生活中心肌缺血患者如何维持身体健康和病情稳定呢?下面就心肌缺血患者要注意什么,为朋友们做详细的解答。
心肌缺血,作为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是因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栓塞等情况引起的心脏供血供氧不足。高危人群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患者。若发展成为缺血性心脏病阶段,按照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
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体现在心前区的不适、疼痛,严重的心肌缺血可伴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引发各种伴随症状。
对于心肌缺血的治疗,主要目标是改善心肌供血并减轻心肌耗氧量,通常采取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病因的心肌缺血,若病情严重可以进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预防心肌缺血主要是避免引发心肌缺血的相关风险因素如寒冷、运动量过大等,改良不良生活习惯,积极控制冠心病及相关慢性疾病的进展。
心肌缺血的早期识别与及时处理极为重要,尤其发现体检或进行心电图检查怀疑心肌缺血时,出现胸痛等典型症状时,伴有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全身症状时,均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心肌缺血患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心肌缺血者,首先要注意饮食,低脂肪高纤维。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
动静适宜。活动锻炼宜在清晨较凉爽时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发作。
防暑降温。在室外活动或劳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防止因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
起居有序。由于暑热,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
调整用药。心肌缺血的日常调理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对平时服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加大某种药物的剂量,或增加某种药物。
以上是关于心肌缺血注意事项的讲解,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