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认为,精神健康问题常与不良思维模式相关,它们会消耗心理资源,引发焦虑与痛苦。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自觉地拥有这些不良的思维模式。今天,给大家介绍6种可能导致精神心理问题的“自毁式”思维,帮助您识别并打破这些认知的枷锁。毕竟,在精神健康领域,预防往往比治疗更为重要。
01反刍思维,自我消耗
“
“也许我确实如他们所言那般差劲,我很抱歉。”
”这种思维模式使得个体将外界的指责、贬低和评价吸收并内化为自我认同,从而相信自己真的如他人所描述的那样“一无是处”,并将所有问题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然而,正是因为他们常常表现出一种“自己有错”的态度,他们更容易成为他人批评的对象,也更频繁地自我批评。
隐蔽、渐进且持久的,它逐渐渗透到那些内化型思维的人心中,严重削弱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
02只能看到自己的缺陷
“
“我不确定具体是什么,但我深信自己一定有某种不足,所有人都不会喜欢我。”
”“缺陷感/羞耻心”是与抑郁症状紧密相连的一种认知模式。
持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深信自己存在缺陷、不够好、不值得被爱,并且对批评、排斥和指责异常敏感,他们很容易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不满,而每次察觉到这种不满,又会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缺陷感和羞耻感。
由于这种认知,他们害怕自己的“不足”被揭露,从而感到羞耻,因此在社交互动中常常感到害怕、恐惧和不适应,同时伴随着深刻的自我厌恶。
“一定是我哪里有问题,所以一旦人们了解了我,就会讨厌我。”这就是长期存在的缺陷感/羞耻心心理状态。
03只能依靠别人,自己无法做到
“
“这些事太难了,我不可能独自完成。”
”那些内化了“依赖/无能”认知模式的人常常会感到无助,这种感觉削弱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了他们探索外界的意愿,并且使他们怀疑自己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能力。
那些坚信“我不够好,无法胜任;我总是失去控制,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生活”的人,往往会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败和依赖中不断加强这种信念,从而丧失了自我力量。
他们能会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认为所有事情都“太困难”,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因此,他们难以获得他人的认可,也难以过上满意的生活。
04非黑即白
“
“不是好就是差,没有中间选项。”
”
“要么全有,要么全无”的想法让人习惯于用极端的眼光看问题——只看到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完全好或完全坏,没有中间的可能。这种看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简单直接,但如果太死板,就会慢慢失去全面、客观地看问题的能力。
有这种想法的人在感情上常常感到痛苦。因为一件不好的事,他们可能会完全改变对一个人的看法,从觉得“ta爱我”变成“ta不爱我”,或者从“ta值得我爱”变成“ta不值得我爱”。
而且,这种让人痛苦的二元思维里,常常有很多“应该”和“必须”。但现实往往不会完全按照人们的期望来,所以他们会因为人和事,包括自己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而长期感到痛苦。
05灾难化
“
“哎呀,事情变糟了,而且我觉得只会越来越糟。”
”这样想的人往往觉得没什么希望。在他们看来,坏事总是比实际情况看起来更糟糕。
这样的人在感情上也容易遇到问题:他们不相信感情能经得起考验。一旦感情出现问题,他们不觉得能修复,而是觉得一切都完了,没救了。结果,他们的担心和悲观态度反而让感情变得更糟。
在他们眼里,一点点小问题都可能变成大灾难。他们觉得一切都无法挽回——这种消极的想法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很容易就放弃。
一方面,他们因为把问题想得太严重而感到非常沮丧;另一方面,他们也失去了去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机会。
06没办法自我调节
“
“越是尝试让自己感觉好些,却越是感到糟糕。”
”
例如抑郁症的循环模式:负面经历-情绪抑制-消极思考-身体压力-逃避行为-无法自控的抑郁循环。
当遭遇一些不好的事件时,有些人会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方式抑制情绪。但情绪不会无故消失,它们会在某个时刻突然爆发,导致更强烈的情绪反弹,同时,因为情绪被抑制,负面感受可能会以身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时,人们可能会采取一些实际上无效的行动来逃避痛苦,例如自伤(非自杀性的自伤)或暴食等行为,这会导致情绪持续不断、无法控制地恶化,形成抑郁状态。
由此可见,面对负面情绪时,如果选择抵抗和压抑而不是安全地表达,精神状态就会呈现一种不断下滑的趋势。对于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来说,学会正确地表达和释放负面情绪是非常关键的。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