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还在发育中的青少年非常敏感,他们用自己的心感知着周遭事物,但是不会自我调节,不懂得如何正确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果不及时疏导,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出现。
这就需要家长的正确教育和耐心引导。
父母觉察到孩子的异常并提供积极的关心、尊重、理解和支持,成为孩子所需要的陪伴者,将会极大地影响孩子情绪变化的走向,并帮助孩子顺利完成青春期的自我探索,避免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辨别孩子的求救信号?遇到孩子心理健康问题
家长、老师该怎么办?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必须采取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这里有一些小建议:
1.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
如今不少父母有一个误区,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
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心理专家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
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
2.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过分攀比
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有其年龄段的特点,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性,父母和老师不要总拿孩子之间硬性地比较,而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成为他希望成为的人。
3. 用“情”打动孩子胜过用“理”
做父母的是将“情”放在,还是将“理”放在。家庭是应该讲“情”而不是只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
4.允许孩子犯错
老师和家长要允许孩子犯每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那些看起来很傻的错误,其实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不是障碍。孩子没有经历过痛苦,就容易被痛苦打倒,经历了才能学会管理和释放情绪。
5.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心思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体察到的。想让孩子对我们没有戒备,老师家长平时需要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多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
孩子害怕什么?我有没有过度反应?我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吗?我有没有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哪些异常信号是孩子在求救,老师家长要知道
青少年本身处于叛逆期,学业压力、亲子矛盾等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学校和家庭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反而采取了偏激的教育方式,则更容易适得其反。
老师家长可以从这5个方面观察孩子的变化,如果青少年身上出现这样的信号,可能是在发出求救。
1.生理变化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内分泌紊乱等情况。
2.情绪变化发现孩子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
3.行为变化发现孩子行为与此前明显不同。
4.学业变化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不进去。
5.人际关系变化发现孩子没有朋友,或同学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重点关注。
一般来讲,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两周以上,老师家长就要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老师家长怎么做
1.跟孩子的朋友、同学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孩子出现情绪的异常反应。
2.主动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可以询问孩子是否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
3.如果孩子表现出抗拒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也可以跟专业心理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请求心理老师及学校的帮助。
4.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要理性地接受:“孩子是真的病了!”它像躯体疾病一样,需要积极治疗,要积极地帮助孩子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对未成年的孩子,父母陪同一起去见医生,一起了解孩子的病情进展、药物以及心理治疗的效果,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