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防可治的疾病,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这种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气体的增强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可以简单理解为呼气困难就是慢阻肺了下面来看专家的介绍:
即:慢支炎和/或肺气肿+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慢阻肺
据世界卫生组织显示:全球目前约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在我国慢阻肺患病率逐年升高。到2020年它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2017年15日是第16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The Many Faces Of COPD”,意思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多面性。
经过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达到14%,20岁以上人群则为8%。在中国约有超过4300万患者,多为吸烟男性,平均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慢阻肺。我国每年死于慢阻肺的患者有128万,死亡率达17.6%,已超过冠心病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数。如果不及时干预,未来30年中国将有6500余万人死于慢阻肺。慢阻肺是世界第四大死亡原因,我国第三大死亡原因,初期症状不明显,危害性大但知晓率低,是沉默的杀手
如何改善慢阻肺的诊治现状?
1、早期诊断不足、误诊和漏诊率高:早期诊断不足: 南方地区研究:仅15.9%的慢阻肺患者在被诊断时属于中度慢阻肺,大部分在初 次诊断时就已属于重度甚至是极重度慢阻肺;
2、误诊和漏诊率高:我国BOLD 研究:在所有被诊断为慢阻肺的患者中, 仅有35.1%的患者以往曾被确诊为慢阻肺,我国目前仅有不到1/3 的慢阻肺诊断是借助肺功能仪测定而做出的,在一些农村地区慢阻肺的诊断从未使用肺功能指标。
3、基层医疗工作者对慢阻肺的认识不足:大部分中国患者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患者对疾病症状的耐受程度较高,以及医疗资源的匮乏, 些患者通常只有当症状已经十分严重甚至已经发生急性加重时才会就诊。
健康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占17%
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等。自然环境即生态系统,包括地质、气象、海拔、环境污染等。
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60%
包括日常健康行为、保健行为、避免有害环境行为、戒除不良嗜好、合理和遵医行为等。
卫生服务因素占8%
指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及其利用,包括医疗、预防、康复等机构的服务。
生物学因素占15%
比如,遗传因素。如果你的生活方式很差,好的遗传基因也会被浪费的。
想要长寿,主要依靠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锻炼、睡眠适量、不抽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等。
预防慢阻肺的建议
慢阻肺的预防,就是要降低它的发病率,减少患病的人数。而对于已经患有慢阻肺的病人,就要保存肺功能,避免急性加重出现,不让肺功能下降得那么快。
了解了慢阻肺的病因,就知道了该如何去预防慢阻肺。首先要把烟戒掉,同时尽量避免吸入二手烟。然后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烧柴做饭、在室内生炉火取暖等。后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
而对于已经患有慢阻肺的人,就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有规律地用药,做合适的运动锻炼身体和膈肌,如果是老年人,则可以通过注射流感、肺炎等一些来防止病毒感染或其他感染,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可能性。
沈阳燕都哮喘病医院北方呼吸病研究院简称沈阳燕都医院,建于1958年,国家二级专科医院,是辽宁省呼吸疾病专科医院。建立了集预防、保健、治疗、研究、康复于一体的呼吸病专业诊疗系统,出色的诊疗成...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上一篇: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与饮食下一篇:
冬季易伤心慢阻肺患者心理健康慢性剥脱性唇炎通过积极治疗一般是可以治好的。...
口唇炎反复发作可能是由维生素B缺乏、激素依赖...
口腔涎腺囊肿可能是由慢性刺激、唾液黏稠、先天...
补牙的填充物是用于修复受损或龋坏部分的材料,...
疱疹性口腔炎不发烧可能是正常的。虽然疱疹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