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是肛肠科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指的是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可分为部分性脱垂和完全性脱垂。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常常让患者痛苦不堪。
脱肛的成因
病久体弱:营养不良或长期腹泻、痢疾等疾病,可能导致坐骨直肠窝的脂肪被吸收,直肠失去扶持,从而引发脱肛。
先天不足:发育不全,直肠缺乏周围软组织及骶骨弯度的支持,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的盆腔组织结构并未发育完善,加上肠道功能薄弱,容易引发脱肛。但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行恢复。
气血衰退:年迈机体衰弱,妇女多次分娩,骨盆肌肉松弛,不易固摄,也是导致脱肛的原因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是身体机能退化所造成的。
腹压增加:长期腹泻、便秘、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慢性咳嗽等持续性增加腹压的疾病,也可能导致脱肛。
其他因素:内痔、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向下牵拉直肠黏膜,也可能诱发直肠黏膜脱垂。
脱肛的危害
脱肛后,患者会感觉到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复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物脱出会逐渐频繁,体积增大,需要用手托回肛门内。同时,患者还会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严重时,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都可能引发脱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此外,脱肛还可能导致肠粘膜受损伤发生溃疡,引起出血和腹泻。随着脱垂的加重,还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长期脱肛还有绞窄、坏死的危险。
如何预防脱肛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预防咳嗽、久坐久站、腹泻等疾病的发生,有助于减少脱肛的风险。
增强营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营养,蹲便时不能长期久蹲,要养成定期排便习惯,防止大便干燥。这些措施对预防直肠脱垂有积极作用。
坚持提肛运动:经常做肛门体操,可以促进肛提肌群的运动,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有效预防脱肛的发生。
杭州医博肛泰肛肠医院温馨提示:脱肛是一种需要重视的肛肠疾病。成人脱肛一般难以自愈,如经常脱肛,需要及时到专业的医院接受科学治疗,并积极祛除诱发因素。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脱肛的风险,保护我们的肛肠健康。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