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杨浦区黄兴路286号,上海江城皮肤病医院的疤痕治疗中心内,32岁的张女士正经历着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改变。三年前因烧伤留下的胸背部增生性疤痕,曾让她在社交场合中屡屡受挫,而如今,她选择通过SRT-100浅层放射治疗技术开启修复之路。
术前评估:多维度数据构建治疗基础
治疗团队首先为张女士安排了皮肤超声检测与皮肤镜观察。数据显示,其疤痕厚度达4.2毫米,血供丰富度超出正常值2.3倍,属于典型的活跃期增生性疤痕。皮肤科医师王主任联合放射物理师制定方案时特别强调:“面部与躯干部位的皮肤耐受度差异显著,需采用阶梯式剂量调整策略。”针对张女士的胸背部疤痕,团队决定将单次照射剂量控制在1800拉德,分6次完成疗程,每次间隔3天。
治疗过程:科技与人文的双重守护
治疗室内,万向机械臂将X射线发射器精准定位至疤痕区域。护士为张女士佩戴铅玻璃防护眼镜后,启动智能剂量校准系统,实时监测射线输出参数。整个照射过程仅持续90秒,期间张女士仅感受到轻微温热感。“设备配备的低温控制系统让皮肤表面温度始终维持在28℃以下。”放射物理师解释道。
针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色素沉着,团队采用分阶段护理:照射后立即涂抹含维生素C的冷敷凝胶,24小时内避免热水接触,并建议每日使用SPF50+防晒霜。对于疤痕边缘的敏感区域,护士还特别指导张女士使用硅酮凝胶贴片辅助修复。
疗效观察:动态监测下的渐进改善
完成第三次治疗后,张女士的疤痕厚度已缩减至3.1毫米,超声检测显示血供丰富度下降41%。治疗团队通过图像对比系统记录下显著变化:原本凸起的疤痕表面逐渐平滑,红色素沉着区域缩小30%。在第六次治疗结束时,皮肤镜观察显示胶原纤维排列密度提升,疤痕质地接近正常皮肤。
长期管理:全周期支持体系
疗程结束后,医院为张女士建立了专属康复档案,包含每月一次的远程随访和季度性门诊复查。护理团队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护理方案:夏季增加防晒指导频次,冬季推荐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这种持续性的健康管理,让张女士在治疗后六个月仍保持着稳定的改善效果。
在这座融合现代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建筑里,SRT-100技术正以科学的方式,帮助越来越多像张女士这样的患者重获肌肤健康。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康复,每个环节都体现着专业机构对医疗品质的坚持,而患者的每一点改变,都是对技术价值的诠释。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白癜风是不传染的,这个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
白癜风是一种自身色素减退的慢性皮肤病,对于白...
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皮肤有疹...
真菌感染和牛皮癣的区别在于发病原因不同、症状...
疤痕性体质是指容易长疤痕疙瘩的人。疤痕性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