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简介
二、药用记载1
中国药典2015版部
本草纲目
景岳全书上
景岳全书下
简介
甘草酸单铵具有抗肝中毒,是由中药甘草中提取的一个活性成分,降低谷丙转氨酶,恢复肝细胞功能,防止脂肪性变等作用;促进胆色素代谢和退黄及解毒作用,减少胶原纤维增生,防止肝硬化等。
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具有低热能、安全无毒和较强的医疗保健功效,是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使用的理想甜味剂,有浓郁的甘草特殊香味,具有保健、解毒、护肝、消炎、增香等功效,是非常理想的***甜味剂原料。
中国药典2015版部
甘草P8687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根和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和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栓内层较窄。韧皮部射线宽广,多弯曲,常现裂隙;纤维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筛管群常因压缩而变形。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较多,直径约至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方晶。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
粉末淡棕黄色。纤维成束,直径8?14Mm,壁厚,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多见。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木栓细胞红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弃去醚液,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正丁酵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淸晰,置紫
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检査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7.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通则2302。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银不得过0.3mg/kg;砷不得过2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苷对照品、甘草酸铵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酵分别制成每lml含甘草苷20μg、甘草酸铵0.2mg的溶液,即得甘草酸重量==甘草酸铵重量/1.0207。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10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酵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lO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甘草苷C21H22O9不得少于0.50%,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于2.0%。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甘草片: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具纵皱纹。切面略显纤维性,中心黄白色,有明显放射状纹理及形成层环。质坚实,具粉性。气微,味甜而特殊。
检査总灰分同药材,不得过5.0%。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甘草苷C21H22O9不得少于0.45%,甘草酸C42HS2016不得少于1.8%。
鉴别除横切面外
检査水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淸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与用量2~10g。
注意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中医书籍中记载的关于甘草酸苷的药用价值之一本草纲目
目录
一、简介
二、药用记载1
中国药典2015版部
本草纲目
景岳全书上
景岳全书下
简介
甘草酸单铵具有抗肝中毒,是由中药甘草中提取的一个活性成分,降低谷丙转氨酶,恢复肝细胞功能,防止脂肪性变等作用;促进胆色素代谢和退黄及解毒作用,减少胶原纤维增生,防止肝硬化等。
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具有低热能、安全无毒和较强的医疗保健功效,是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使用的理想甜味剂,有浓郁的甘草特殊香味,具有保健、解毒、护肝、消炎、增香等功效,是非常理想的***甜味剂原料。
本草纲目
第十二卷草部
甘草P270274
释名蜜甘别录、蜜草别录、美草别录、蕗草别录、灵通记事珠、国老别录。弘景曰:此草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甄权曰: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本经。尰,音时勇切,肿也。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别录。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凡虚而多热者,加用之甄权。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大明。生用,泻;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李杲。吐肺痿之脓血,消五发之疮疽好古。解小儿胎毒惊痫,降火止痛时珍。
梢主治生用,治胸中积热,去茎中痛,加酒煮玄胡索、苦楝子,尤妙元素。
头主治生用,能行足厥阴、阳明二经污浊之血,消胀导毒震亨。主痈肿,宜入吐药时珍。
中医书籍中记载的关于甘草酸苷的药用价值之一景岳全书上
目录
一、简介
二、药用记载1
中国药典2015版部
本草纲目
景岳全书上
景岳全书下
简介
甘草酸单铵具有抗肝中毒,是由中药甘草中提取的一个活性成分,降低谷丙转氨酶,恢复肝细胞功能,防止脂肪性变等作用;促进胆色素代谢和退黄及解毒作用,减少胶原纤维增生,防止肝硬化等。
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具有低热能、安全无毒和较强的医疗保健功效,是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使用的理想甜味剂,有浓郁的甘草特殊香味,具有保健、解毒、护肝、消炎、增香等功效,是非常理想的***甜味剂原料。
景岳全书上
1.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
伤寒无补法辨三一P162
徐东皋曰:汉张仲景着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者。观其少阳证,小柴胡汤用人参,则防邪气之入三阴,或恐脾胃稍虚,邪乘而入,必用人参甘草,固脾胃以充中气,是外伤未尝不内因也。即如理中汤、附子汤、黄连汤、炙甘草汤、吴茱萸汤、茯苓四逆汤、桂枝人参汤、人参败毒散、人参白虎汤、阳毒升麻汤、大建中汤等,未尝不用参术以治外感,可见仲景公之立方,神化莫测。
2.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
风湿三七P169
论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桂枝汤去桂加白术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阴厥阳厥三九附脏厥蛔厥P172
论曰:少阴病,下痢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痢也。
伤寒治例五八温中和中类P191
茯苓甘草汤热七五大温水停心下,作悸作利者宜此。
甘草附子汤热三一大热风湿相搏者宜此。
3.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
风痹→风痹治法共五条P262
痹证之寒胜者,但察其表里俱无热证,即当从温治之,宜五积散,或小续命汤、甘草附子汤之类主之。若寒甚气虚者,宜三因附子汤之类主之。
4.卷之十五从集杂证谟
火证→论治火共五条P352
人参、黄、白术、甘草除气虚气脱阳分散失之火。
5.卷之十六理集杂证谟
虚损→附案P370
又治府庠王以道元气素弱,复以科场岁考,积劳致疾。至,病大作,大热,泪出随凝,目赤露胸,气息沉沉欲绝,脉洪大鼓指,按之如无,舌干如刺,此内真寒而外假热也。遂先服十全大补汤。余曰:服此药,其脉当收敛为善。少顷,熟睡,觉而恶寒增衣,脉顿微细如丝,此虚寒之真象也。余以人参一两,加熟附三钱,水煎顿服而安。夜间脉复脱,乃以参二两,熟附五钱仍愈。后以大剂参、术、归身、灸甘草等药调理而愈。
6.卷之十七理集杂证谟
饮食→论治共十一条P389
善食而瘦者,多因有火,然当察火之微甚。微火者,微清之,如生地、芍药、丹皮、沙参、麦冬、石斛、竹叶、地骨皮、黄芩、知母、细甘草之属是也。
脾胃→述古共二条P404
又曰:汉张仲景着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者。观其少阳证,小柴胡汤用人参,则防邪气之入三阴,或恐脾胃稍虚,邪乘而入,必用人参、甘草,固脾胃以充元气,是外伤未尝忘内因也。
7.卷之十九明集杂证谟
喘促→虚喘证治共七条P443
老弱人久病气虚发喘者,但当以养肺为主。凡阴胜者宜温养之,如人参、当归、姜、桂、甘草,或加以、术之属。阳胜者宜滋养之,如人参、熟地、麦冬、阿胶、五味子、梨浆、牛乳之属。
呃逆→论治共九条P448
寒滞为呃者,或以风寒,或以生冷,或其脏气本寒,偶有所逆,皆能致呃,但去其蔽抑之寒,而呃自止。宜橘皮汤、三因丁香散,或二陈汤加生姜五七片,或佐关煎,或甘草干姜汤、橘皮干姜汤之类,皆可酌用。若寒之甚者,浆水散,或四逆汤。
8.卷之二十明集杂证谟
呕吐→述古共五条P468
金匮要略曰: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呕吐→中寒毒吐泻胀满新按P470
凡胃寒者多为呕吐,而中寒毒者,又必吐而兼泻。余在燕都,尝治一吴参军者,因见鲜蘑菇肥嫩可爱,令庖人贸而羹之,以致大吐大泻。延彼乡医治之,咸谓速宜解毒,乃以黄连、黑豆、桔梗、甘草、枳实之属连进之,而病益甚,遂至胸腹大胀,气喘,水饮皆不能受,危窘已甚,延救于余。投以人参、白术、甘草、干姜、附子、茯苓之类,彼疑不敢用,曰:腹胀气急,口干如此,安敢再服此药。
9.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
噎膈→论治共七条P499
噎膈便结者,但察其无火无滞,而止因血燥阴虚者,宜五福饮或大营煎,加酒洗肉苁蓉二三钱同煎服。或以豕膏渐润其下,而以调脾等剂治其上,为良法。或多服牛羊乳酥之类,以滋其精液,使之渐润,毋欲速也。如果气血未至甚损,而下焦胀闭之甚者,则不得不为暂通,轻则玉烛散、人参利膈丸,或搜风顺气丸,甚则大黄甘草汤,酌宜用之。
10.卷之二十二心集杂证谟
肿胀→气分诸胀论治凡八条P511
单腹胀者,名为鼓胀,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象如鼓,故名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为单腹胀,此实脾胃病也。夫脾胃为中土之脏,为仓廪之官,其脏受水谷,则有坤顺之德,其化生血气,则有干健之功,使果脾胃强健,则随食随化,何胀之有?此惟不善调摄,而凡七情劳倦,饮食房闱,一有过伤,皆能戕贼脏气,以致脾土受亏,转输失职,正气不行,清浊相混,乃成此证。凡治此者,若察其病由中焦,则当以脾胃为主,宜参、、白术、干姜、甘草之属主之。
11.卷之二十三心集杂证谟
痞满→论治共四条
虚寒之痞,凡过于忧思,或过于劳倦,或饥饱失时…予尝治金孝廉,以劳倦思虑致伤脾气,别无他证,但绝口久不欲食,遂悉用参、术、归、熟附子、姜、桂、甘草之属,半月始愈。
12.卷之二十四心集杂证谟
痢疾→论治共十条P557
然实证无几,而近之病者,每察其胃口,则多无胀满等证…欲健中焦,非人参、白术、干姜、甘草之属不可;
附案共三条P559
夷坚甲志云:昔虞丞相自渠川被召,途中冒暑,得泄痢连月,萝壁间有韵语云:暑毒在脾,温气连脚,不泄则痢,不痢则疟。独炼雄黄,蒸饼和药,甘草作汤,服之安乐。别作治疗,医家大错。如方制药,其疾随愈。按:此说颇奇,虽未及用,姑亦录之,以存其法。
13.卷之三十贯集杂证谟
血证→论治共八条P673
血虚之治有主者。宜熟地、当归、枸杞、鹿胶、炙甘草之属。
血证→吐血下血新案P677
倪孝廉者,年逾四旬,素以灯窗思虑之劳,伤及脾气…云:此因劳而火起心脾,兼以暑令正旺,而二火相济,所以致此。乃与犀角、地黄、童便、知母之属,药及两剂,其吐愈甚,脉益紧数,困惫垂危。彼医云:此其脉证俱逆,原无生理,不可为也。其子皇惧,复至恳余,因往视之,则情势俱剧,第以素契不可辞,乃用人参、熟地、干姜、甘草四味大剂与之。初服毫不为动。次服觉呕恶稍止而脉中微有生意,及复加附子、炮姜各二钱,人参、熟地各一两,白术四钱,炙甘草一钱,茯苓二钱,黄昏与服,竟得大睡。
血证→吐血述古共三条P679
杨仁斋曰:血遇热则宣流,故止血多用凉药。然亦有气虚挟寒,阴阳不相为守,营气虚散,血亦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耳。外必有寒冷之状,法当温中。使血自归于经络,可用理中汤加南木香,或甘草干姜汤,其效甚着。又有饮食伤胃,胃虚不能传化,其气上逆,亦能吐衄,宜木香理中汤、甘草干姜汤通用。
血证→咯唾痰涎血论治共三条P684
劳损之渐者,必初因酒色劳伤过度,以致痰中或见血丝,此则本于肝脾肾经。当于未咳未嗽之先,速为调理,宜生地、熟地、天冬、麦冬、枣仁、茯神、茜根、贝母、甘草之属主之。或有火者,宜加黄柏、知母,仍须加意谨慎,庶无后患,否则必渐甚也。
14.卷之三十一贯集杂证谟
湿证→述古共二条P709
治法曰: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汤主之。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痛,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术附子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15.卷之三十三贯集杂证谟
脱肛→论治P747
内经曰:下者举之:徐之才曰:涩可去脱,皆治脱肛之法也。故古人之治此者,多用参、、归、术、川芎、甘草、升麻之类以升之补之,或兼用北五味、乌梅之类以固之涩之,仍外用熏洗收涩之药,则无有不愈。凡中气微虚而脱者,宜四君子汤,或五味异功散。
16.卷之三十四天集杂证谟
秘结→述古共四条P768
王节斋曰:若年高人脾虚血燥,易饥易饱,大便燥难,用白芍药、当归各一两,人参七钱,升麻、炙甘草各四钱,山楂、大麦芽、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五钱。此老人常服药也。
疠风→解诸毒P778
敷砒霜,患处作痛或腐溃者,用湿泥频涂换之。若毒气入腹,胸膈苦楚,或作吐泻,饮冷米醋一二杯即止,多亦不妨。生绿豆末、芝麻油俱可。敷贴雄黄药,闷乱或吐泻,用防己煎汤解之。服辛热药而眉发脱落者,乃肝经血伤而火动,非风也。用四物汤、六味丸,以滋肝血生肾水。服川乌、草乌等药,闷乱流涎,或昏愦呕吐,或出血、吐血。用大豆、远志、防风、甘草,任用一味煎汤解之。大凡服风药过多,皆宜用之,如未应,急用甘草生姜汁。
17.卷之三十五天集杂证谟
诸虫→狐惑共二条P785
仲景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蚀于上部则声哑,甘草泻心汤主之。
诸毒附蛊毒→解一切饮食诸毒P787
凡解诸药毒者,宜以荠汁,白扁豆汁、绿豆汁、甘草汁、饧糖汁、米糖汁、蚕蜕纸烧灰,随便用之,俱可解。
诸毒附蛊毒→解诸毒通用简易方P788
一方黄连、甘草节二味水煎,凉服,不拘多少。
一方荠、黑豆、甘草咀,每用一两,水二盏,煎一盏,温服,未效再服。
中医书籍中记载的关于甘草酸苷的药用价值之一景岳全书下
目录
一、简介
二、药用记载1
中国药典2015版部
本草纲目
景岳全书上
景岳全书下
简介
甘草酸单铵具有抗肝中毒,是由中药甘草中提取的一个活性成分,降低谷丙转氨酶,恢复肝细胞功能,防止脂肪性变等作用;促进胆色素代谢和退黄及解毒作用,减少胶原纤维增生,防止肝硬化等。
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具有低热能、安全无毒和较强的医疗保健功效,是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使用的理想甜味剂,有浓郁的甘草特殊香味,具有保健、解毒、护肝、消炎、增香等功效,是非常理想的***甜味剂原料。
景岳全书下
18.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
经脉类→崩淋经漏不止十二P846
崩淋病,治有五脏之分,然有可分者,有不可分者…若谓心以枣仁、远志,肺以桔梗、麦冬,脾以白术、甘草,肝以青皮、芍药,肾以独活、玄参之类,是不过肤毛之见,又安知性命之道也。诸证皆然,不止崩淋者若此。
19.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
乳病类→吹乳妒乳六四P890
一方:用陈皮一两,甘草一钱,水煎服。
20.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
初诞法二P916
开口法:凡小儿初诞,宜以甘草细切少许,用沸汤泡汁,以淡为妙,不宜太甜,乃用软帛蘸汁,遍拭口中,去其秽浊。
21.卷之四十二谟集麻疹诠
麻疹全→疹出没八P963
疹子出没,常以六时为准。假如子后出,午后即收,午后出,子后即收,乃阳生阴成,阴生阳成,造化自然之数也。凡此旋出旋收者轻。若一出连绵三四日不收者,乃阳毒太甚,宜大青汤,或用荆芥、牛蒡子、甘草、玄参、石膏、桔梗主之。若逡巡不出者,乃风寒外束,皮肤闭密也,宜荆防败毒散主之。
疹已出而复没者,乃风寒所逼而然,若不早治,毒必内攻,以致痒而死。急用升麻汤加荆芥、牛蒡子、甘草热服,则疹必复出而安矣。
麻疹全→疹后诸证二十五P972
疹后热不除忽作搐者,不可以急惊风同论,宜导赤散加人参、麦门冬,送七味安神丸。小便清者可治,短少者难治。如见多痰,或用抱龙丸,或以四物汤加麦门冬、枣仁、淡竹叶、甘草、龙胆草、黄连、茯苓、辰砂、石菖蒲之类治之,或以此药为末,用蒸饼、猪心血为丸服亦可。
疹退后多有咳嗽之证。若微嗽不已者,此余毒未尽也,用清肺饮加生甘草、牛蒡子主之。
22.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诠
痘疮中→总论治法二二共十九条P999
凡解表诸方,乃初热时所必用者,诸家皆以升麻葛根汤为首,程氏则用苏葛汤,似为更妥,余则常用柴归饮以兼营卫,似为尤妥,此当随宜择用。营虚表不解者,五柴胡饮。阳气虚寒表不解者,柴葛桂枝汤。元气本壮而表不解者,疏邪饮,或加减参苏饮。寒气胜而表不解者,五积散,或麻黄甘草汤。
痘疮中→报痘三朝治款二五P1008
痘出不快者有数证,须审其有无外感内伤,而辩治其所病…四肢出不快,当用桂枝、干葛、甘草、连须、紫草、葱白,各加生姜为佐,连进二服,出自快矣。
痘疮中→起发三朝治款二六P1013
痘不起发,或起而不透者,多由元气内虚…若冬春之间,为寒气所抑不能起发者,宜麻黄甘草汤加归芪,或十宣散主之。
23.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
痘疮下→溃烂五十七P1051
痘疮衣以厚绵,围以后被,或向火偎抱,或任其饮酒,未七日而靥,日期未足,其收太急,以致自面至腰溃烂平不作痂者,盖此非正靥,乃倒靥也,急宜解去衣被,勿近火,勿饮酒。因立一方,用黄、白芷以排脓,防风、蝉蜕以疏表,青皮、桔梗以和中,牛蒡子、甘草以解毒。服后溃疮复胀,则中外毒气俱得无留,而渐可收矣。
痘疮下→痘痈痘毒六四P1058
凡用托里之剂,如痈毒内无大热,亦无便闭烦渴等证,或素非强盛之质,或以阴毒深陷,形不突,不红肿,不化脓,痛有不甚者,此其毒皆在内,俱速宜用托里之药,以六气煎加金银花、甘草节、防风、荆芥、白芷、穿山甲、牛蒡子之类,如阳气不足者,仍可加肉桂、附子,用酒水各半煎服,或全用酒煎亦可,或托里消毒散俱可酌用。
痘疮下→痘药正品六十六P1060
甘草:味甘平,得土气之正,故能补中和中而兼达四脏,佐理阴阳。惟其甘和而润,故能解刚暴之毒,泻枯涸之火。
24.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
外科钤上→浅深辩六P1084
曾氏曰:凡痈疽,其脉浮数洪紧,肿作痛,身热烦渴…急投五香连翘汤,或神仙截法蜡矾丸、制甘草汤防托毒气,免致变证内攻,尤宜当头隔蒜灸。
外科钤上→槐花酒二三P1110
滁洲于侍御,髀胛患毒痛甚,服消毒药其势未减。即以槐花酒一服,势逐大退…一上舍,肩患疽,脉数。以槐花酒一服,势顿退。再与金银花、黄、甘草,十余服而平。
外科钤上→忍冬酒二四P1111
一男子患脑痈,其头数多,痛不可忍,先服消毒药不应,更以忍冬酒服之,即酣睡觉,而势去六七,再四剂而消。又一男子所患尤甚,亦令服之,肿痛顿退,但不能平。加以黄、当归、栝蒌仁、白芷、甘草书、桔梗,数剂而愈。
外科钤上→肿疡二五P1112
愚意,前论肿疡,有云忌补宜下者,有云禁用大黄者…向予长男生,在癸丑及乙卯,甫及二周,而患背疽…是诚确论也。因却前医,而专固元气,以内托其毒。遂用人参三钱,制附子一钱,佐以当归、熟地、炙甘草、肉桂之属,一剂而饮食顿进,再剂而神彩如旧,抑何神也。
外科钤上→作渴三三P1120
马益卿曰:痈疽作渴,乃气血两虚,宜用参以补气,当归、地黄以养血,或用黄六一汤,或用忍冬丸。其方以忍冬藤入瓶内,加无灰酒,微火煨一宿,取出晒干。少加甘草,俱为末,仍用余酒调糊,为丸桐子大。每服百余丸,温酒下,兼治五痔诸瘿气。
25.卷之四十七圣集外科钤下
外科钤下→脑疽四十三P1132
一妇人,冬间患此,肿痛热渴,余用清热消毒溃之而愈。次年,其舌肿大,遍身发疔如葡萄,不计其数,手足尤多,乃脾胃受毒也。先各刺出黑血,随服夺命丹七粒,出鼻汗,疮热益甚,便秘二日。与大黄、芩、连各三钱,升麻、白芷、出栀、薄荷、连翘各二钱,生甘草一钱,水煎三五沸,服之,大小便出,臭血甚多,下体稍退。乃磨入犀角汁再服,舌本及齿缝出臭血,诸毒乃消。更以犀角地黄汤而愈。
外科钤下→时毒四十九P1141
罗谦甫云:泰和二年,先师监济源税时,民多疫疠…遂处一方,用黄芩、黄连苦苦寒泻心肺间热以为君;橘红苦平,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人参甘平,泻火补气以为臣
外科钤下→肺痈肺痿五十P1143
陆司厅子,春间,咳嗽唾痰腥秽,胸满气促,皮肤不泽,项强脉数,此肺疽也。盖肺系在项,肺伤则系伤,故牵引不能转侧。肺者气之本,其华在毛,其充在皮,治以黄、当归、川芎、白芷、贝母、知母、麦冬、栝蒌仁、桔梗、防风、甘草,兼以蜡矾丸及太乙膏治之,脓尽脉涩而愈。
又治法曰:若忿怒伤肝,浓味积热…于初起时,须吮咂使通,或忍痛揉散之,失治必成痈患。宜用青皮以疏厥阴之滞,石膏以清阳明之热,甘草节以行污浊之血,栝蒌子以消肿导毒。
外科钤下→便毒六十一P1161
一男子肿而不溃,此因阳气虚弱,用参、、归、术,以补托元气,用白芷、皂刺、柴胡、甘草,以排脓清肝,数剂而溃,以八珍加柴胡,补其气血,数剂而愈。
外科钤下→悬痈六十四P1168
立斋曰:悬痈,谓疮生于玉茎之后,谷道之前,属足三阴亏损之证。轻则为漏,沥尽气血而亡,重则内溃而即殒。大抵此证,原属肝肾阴虚,故不足之人多患之,虽一于补,犹恐不治,况脓成而又克伐,不死何俟。即寒凉之剂,亦不可过用,恐伤胃气。惟制甘草一药,不损血气,不动脏腑,其功甚捷,宜用之,不可忽也。痛或发热者,清肝解毒。肿痛者,解毒为主。肿痛而小便赤涩者,肝经湿热也,宜分利清肝。不作脓,或不溃者,气血虚也,宜补之。
又治法曰:凡初起湿热肿痛,或小便赤涩,宜先以制甘草一二剂,及隔蒜灸,更饮龙胆泻肝汤。肿痛甚,宜仙方活命饮,以制甘草佐之。若发热肿痛者,以小柴胡汤加车前、黄柏、芎、归。若不成脓,或脓成不溃者,八珍汤补之。若脓已成者,急针之。已溃者,用八珍汤加制甘草、柴胡梢、酒炒黄柏、知母。小便涩而脉有力者,仍用龙胆泻肝汤加制甘草。小便涩而脉无力者,清心莲子饮加制甘草。
陈良甫曰:治谷道前后生痈,谓之悬痈,用粉甘草一两截断,以涧水浸润,炙令透内,细锉,用无灰酒煎服。有人患此已破,服两剂,疮即合。
一弱人,茎根结核如大豆许,劳则肿痛,先以十全大补汤去桂加车前、麦冬、酒制黄柏、知母少愈,更服制甘草渐愈,仍以四物车前之类而消。
一男子患此,痛发热,以龙胆泻肝汤二剂,及制甘草四剂而溃,再用滋阴之剂而愈。
若或脓未成,以葱炒熟敷上,冷即易之,隔蒜灸之亦可。数日不消,或不溃,或溃而不敛,以十全大补汤加柴胡梢为主,间服制甘草并效。若不保守,必成漏矣。
外科钤下→脱疽六十五P1171
一膏粱人,年逾五十,亦患此,色紫黑,脚痛,喜其饮食如故,动息自宁,为疮疡之善证,尚可治。遂以连翘消毒散六剂,更以金银花、甘草节、栝蒌二十余剂,患指溃脱,再以当归、川芎、连翘、生地、金银花、白芷,二十余剂而愈。
外科钤下→杖疮七十五P1180
杖疮一证,凡其甚者,必以瘀血为患…故凡即伤之后,但察其虚多滞少者,则宜以参、、归、术、熟地、甘草之属,专理脾气,以托气血。
外科钤下→破伤风七十六P1182
立斋曰:大法;破伤中风,风热燥甚,怫郁在表…如治伤寒发热,用麻黄、桂枝,而加黄芩、知母、石膏之类是也。若近世以甘草、滑石、葱、豉寒药,发散甚妙。
外科钤下→类破伤风七十七P1183
司徒边华泉,肩患痈而发热,目直或,殊类中风,日晡热甚,脉益数,此足三阴气血亏损,虚火妄动也。用参、归、术、炙甘草,加酒炒黑黄柏、五味、麦冬、肉桂,四剂而愈,又数剂而敛。
背靠首都,踏在传统医学深厚积淀之上,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诊疗规范建立,以白癜风精品诊疗为核心,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现代化、创新型白癜风专科医院。创新服务理念北京中科白癜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