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90
健康宝典 >> 泌尿科>> 膀胱>>膀胱血管瘤
膀胱血管瘤
更多»“膀胱血管瘤”相关文章
2007-09-13 血管瘤
摘要: 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可以长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多数长在皮肤及皮下组织,所以较容易被发现。 这种肿瘤可轻可重,可大可小。轻者只有针头大小(如毛细管瘤),重者可侵及几乎整个面部或手部。血管瘤是脉管肿瘤之一。脉管是由间胚叶发展来的,在胚胎发育早期即有脉管内皮细胞条或细胞岛出现,渐渐发育成毛细管腔,这些毛细管腔彼此连接而成各种脉管,如血管等。若胚胎期发育不正常,这些原始细胞离散残存在不正常的部位,继续发展则成为血管瘤。 皮肤血管瘤通过肉眼观察即可作出诊断,而皮下血管瘤的诊断则比较困难,有时尚须借助影像科检查(如血管造影、CT等)来确定其性质和范围。正确的诊断对选择治疗时机和方法十分重要。临床上常把血管瘤分为: (一)葡萄酒色斑(又名鲜红斑痣) 表现为皮肤上有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红斑,一般不高出表面,边界比较清楚,颜色从淡红、深红以至紫红色不等。局部加压后可退色,压力解除后很快恢复原色。此类血管瘤发展甚慢,病变在皮肤层内。 (二)单纯性血管瘤(又名毛细管瘤) 病变主要在真皮层内,范围大小不一,一般边界尚清楚,四周有时可见“蜘蛛腿”样毛细血管伸展。局部略高出表面,亦有长得像草莓状的。表面很薄,易受外伤而破裂出血。此类血管瘤很不稳定,可向微静脉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发展。 (三)海绵状血管瘤 病变主要在皮下软组织,因位置较深,不易发现。患者常因发现一个无痛的软性包块而就医。肿块可大可小,局部隆起,并常随体位变化而改变。若将病变部位放在低于心脏水平时,局部隆起较明显;反之,若将病变部放在心脏水平之上,则隆起减轻,甚至消失。触摸肿块像摸海绵,可压缩,松手后慢慢重新胀起。表面皮肤可以是正常色泽,也可微紫蓝色。常需借助穿刺来确定诊断。 (四)动静脉血管瘤 又称蔓状血管瘤,除了具有海绵状血管瘤的那些临床表现外,因其病理特点是动静脉沟通丰富,往往有较粗口径的动脉,所以肿块触摸常有搏动感。 (五)指混合状血管瘤 指同时存在两种病理类型成分的血管瘤。其临床表现视占主要成分的病理类型而定。 血管瘤的自然发展趋势有三种:①不断增长;②增长到一定程度后渐渐稳定;③自行消退。虽然如此,但实际上自行消退的机会是极少的。婴幼儿时期血管瘤增长往往比较迅速,应及时治疗,以免发展过大造成治疗困难。 当前对血管瘤治疗方法可归纳如下几类: (一)烧灼疗法 利用高温直接破坏病理组织,使组织坏死脱落并由疤痕修复而愈合。具体方法包括电烙、烧热探针烧灼、二氧化碳聚焦激光烧灼等。这种治疗方法因破坏区需靠自体组织渐渐修复才能愈合,所以仅适用于范围不大的皮肤层血管瘤。 (二)硬化剂注射疗法 将硬化剂注入血管瘤部位,使组织产生物理化学性炎症,引起组织坏死或机化,形成疤痕而达到目的。这种疗法采用的药物繁多,常用的有5%鱼肝油酸钠、95%酒精、50%高渗葡萄糖等等。注射后局部会产生一段时间的肿痛现象,数天后渐渐复原,常需反复注射数次才能治愈。适合于皮下血管瘤的治疗。 (三)放射疗法 通过X线或r射线局部照射,使病变组织细胞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由于不同射线的性能不同,X射线、钴(60,)、镭等穿透组织能力强,可用来治疗皮下甚至较深部位的血管瘤;而磷(32,)的穿透力弱,仅用于皮肤层的血管瘤。放射治疗可能引起一些全身反应,如疲倦、眩晕、恶心、呕吐、胃纳不佳、白细胞减少等。其适应症及具体照射剂量和方法,要由放射科医生决定。 (四)冰冻疗法 利用低温物理效应使组织变性或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常用的是液氮冷冻(直接喷射、冷冻头接触均可)。冷冻后局部出现组织水肿(水泡),1~2天达到高峰,以后渐渐消退,继之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2~3周自然愈合。此法虽安全,不用麻醉,但治疗时有一定疼痛,愈合时间较长,须经常更换敷料以防感染。由于组织坏死脱落区需周围组织爬行来修复,亦会遗留一定疤痕。所以,范围较大或部位较深的血管瘤不适合采用此疗法。 (五)手术疗法 采用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然后缝合切口或组织移植方法闭合创面,术后5~10天拆线即可。手术疗法虽较复杂,但效果较好,其他疗法难以治愈的血管瘤常须采用手术疗法。 总之,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人们应该重视,及早诊治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查看全文»
2017-06-01 血管瘤的危害
摘要:如果长时间不医治血管瘤的话,随着血管瘤不断增大,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视觉、听觉等功能性障碍。 ……查看全文»
2017-06-01 血管瘤的种类
摘要:同时可能出现三种血管交叉合并的“畸形”或“增殖”。另外从血流的物理状态角度又可将血管畸形分为低流速血管畸形和高流速血管畸形。新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从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的生物学特性方面区别各种血管病变,对血管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判断其预后等方面有更为实际的临床指导作用。 ……查看全文»
2017-05-19 血管瘤的类型
摘要:毛细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为扁平隆起的半球状肿瘤,色鲜红或稍暗红,柔软而呈分叶状,压之不退色,好发于头颈部,一岁以内生长迅速,以后生长较缓慢,或处于停止状。但以后可自行退化,数年内可以完全或不完全性消退。 ……查看全文»
更多»“膀胱血管瘤”相关问答
膀胱非上皮性肿瘤是什么病

你好,膀胱非上皮性肿瘤是指发生于膀胱间叶组织如肌肉、血管、淋巴、神经等组织的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仅占膀胱肿瘤的1%.可分恶性和良性两大类。恶性膀胱非上皮性肿瘤占膀胱非上皮肿瘤的...[详细]

膀胱非上皮性肿瘤是什么病

你好,膀胱非上皮性肿瘤是指发生于膀胱间叶组织如肌肉、血管、淋巴、神经等组织的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仅占膀胱肿瘤的1%.可分恶性和良性两大类。恶性膀胱非上皮性肿瘤占膀胱非上皮肿瘤的...[详细]

您好检查出来是膀胱肿瘤但尿检没有血尿

早起的膀胱肿瘤不一定都有血尿的,除非是肿瘤侵犯到血管了,才会出现血尿。您好,膀胱肿瘤只有当肿瘤侵犯到血管时,才会引起血尿的。[详细]

膀胱壁毛糙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若在B超或者膀胱镜下观察到膀胱壁毛糙即代表膀胱壁粗糙,常见于膀胱原位癌、血管瘤等。建议取膀胱组织活检明确病因。[详细]

膀胱镜检查副作用

膀胱镜检查是经尿道进入膀胱的一种内窥镜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多。常用于诊断膀胱、输尿管、肾脏及尿道的疾患,了解血尿来源及泌尿系统临近器官的病变,如宫颈癌、盆腔肿瘤;也可用于膀胱结...[详细]

肾盂及输尿管肿瘤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肾盂及输尿管肿瘤易与输尿管结石、膀胱癌混淆。输尿管结石可引起上尿路梗阻,当为阴性结石时,尿路造影可发现输尿管内有充盈缺损,需要与输尿管肿瘤鉴别。输尿管结石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详细]

请问膀胱肿瘤可能零散的分布于输尿管和三角区?

膀胱肿瘤是零散的分布于输尿管和三角区的,这多由于肿瘤坏死、溃疡、膀胱内肿瘤较大或数目较多或膀胱肿瘤弥漫浸润膀胱壁,使膀胱容量减少或并发感染所引起。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的肿瘤可梗阻膀...[详细]

膀胱腺癌如何诊断检查

根据膀胱腺癌的临床表现及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但早期膀胱腺癌的诊断并不容易,要注意病史的特点与有关的辅助检查相结合综合判断,争取早期诊断。原发性膀胱腺癌的诊断标准:①肿瘤多发生在膀胱...[详细]

膀胱长个瘤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包括膀胱良性肿瘤和膀胱癌(膀胱恶性肿瘤)。大多数膀胱肿瘤以无痛性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为首发症状,病人表现为间歇性、全程血尿,有时可伴有血块。[详细]

膀胱冲洗健康教育

1.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清楚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的发生。 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详细]

280X492
280X180
120X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