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7-30 夏季体检小心中暑和低血糖症状
- 摘要: 夏季体检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防止中暑及低血糖,体检要求空腹,在采血及腹部超声等空腹项目检查完毕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就餐,防止头晕、无力等低血糖症状的发生。第二,要注意个人卫生,留取完尿便样后要清洗双手。第三,在体检前三天内如果吃得油腻,可能导致血脂增高,影响各项血液指标的检测。体检前夕应多吃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少吃肉类、鸡蛋等高脂食品。第四,夏季洗澡频繁,应避免冲洗采血部位,防止感染和皮下淤血。 ……查看全文»
- 2008-08-07 立秋后暑气难消小心中暑和腹泻
- 摘要: 7日11时16分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天文专家表示,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但今年的高温天气还没有结束,公众要注意“秋老虎”的余威,当心中暑,小心腹泻。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开始。《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中国古代“秋”有“就”的意思,立秋即为“万物就成之时”。此时农作物均以成熟,到了春华秋实的季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天文专家表示,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但是,由于各地的纬度、海拔不一样,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所以,立秋时多数地区还没有入秋,仍然处于炎热之中。在各地素有“秋老虎”的说法,到9月下旬,天气才真正凉爽起来。立秋后,晚稻已拔节孕穗,田间管理不容放松。 天文专家同时提醒说,今年的高温天气还没有结束,立秋后暑气难消,公众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此外,立秋时节是急性胃肠炎、腹泻等多发季节,公众不可放松警惕。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节空气湿度,多喝水,不要在空调房内呆时间过长。(记者周润健) ……查看全文»
- 2017-07-11 夏季的天气炎热酷暑 如何预防中暑和养生
- 摘要:夏季的天气炎热酷暑,那么针对这种天气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夏季应该如何养生?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让你清凉一夏。一起来看看吧。 ……查看全文»
- 2013-07-05 老年人应如何度夏 预防中暑和正确饮食
- 摘要:天气炎热,日光强烈,老年人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功能差,容易中暑。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老人,由于抵抗力弱,心肺功能差,高温天气极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此时,老年人更应注意些生活细节,科学采用消暑办法,平安度夏。 ……查看全文»
- 问答
-
怎样防止中暑和感冒?
预防中暑主要有以下几点,要避免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如果由于工作或者其它必须要在户外的话,那就尽量穿浅色衣服,可以在头上搭凉毛巾,带防晒帽、隔热帽,随身要携带一些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详细]
- 问答
-
怎样防止中暑和感冒?
预防中暑主要有以下几点,要避免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如果由于工作或者其它必须要在户外的话,那就尽量穿浅色衣服,可以在头上搭凉毛巾,带防晒帽、隔热帽,随身要携带一些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详细]
- 问答
-
如何防止中暑和防止感冒
你好,防止感冒的措施:注意冷暖。不要劳累。避免精神紧张与忧愁。勤晒被褥。勤洗手。常换牙刷。热水搓耳。冷水洗脸热水洗脚。加强锻炼。防止中暑的措施: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详细]
- 问答
-
如何防治感冒,中暑和冬季的流感
你好;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详细]
- 问答
-
预防中暑和中暑后的措施
你好,一般可以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详细]
- 问答
-
夏天如何防止中暑和感冒? 经常感冒。 没
你好,根据您的描述,我分析,建议你可以吃点感冒清热颗粒,阿莫西林,注意清淡饮食,经常用盐水漱口不错的, 建议平时应适当锻炼身体,注意饮食和睡眠,要好好休息,多喝水,同时吃些维...[详细]
- 问答
-
如何防止感冒,中暑和哮喘啊?
您好,感冒往往是病毒的感染的,往往和身体抵抗力降低有关系的,我们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多喝水,就可以防止的;中暑往往是高温作业造成的,我们尽量避免就可以了,并且也应该多喝水。你好...[详细]
- 问答
-
怎么预防感冒和中暑?
日常生活中想要预防感冒首先应该从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习惯开始,饮食上要注意清淡,经常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导致身体上火,另外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多吃蔬菜水果,对预防感冒也有一定的...[详细]
- 问答
-
如何防治中暑和预防感冒?
你好!预防感冒,首先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也就是抗病能力。通过锻炼,和接种流感疫苗为好,保持室内环境通风和空气新鲜,还可以吃些提高抵抗力的中成药,比如玉屏风散颗粒。还有预防感冒的板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