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
QQ登录微博登录
990*90
健康宝典 >> 肿瘤科>> 淋巴瘤>>肺部淋巴瘤3cm
肺部淋巴瘤3cm
更多»“肺部淋巴瘤3cm”相关文章
2007-02-02 淋巴瘤
摘要: 赵本山大弟子,曾在《刘老根》中扮演冯乡长的演员李政春于29日6点50分在沈阳因淋巴瘤去世,享年45岁。(中国新闻网) 淋巴瘤虽然说它被称为瘤,但是它确实具有一般恶性肿瘤所具有的特征,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发生恶性增生而引起的恶性肿瘤。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预后同发现的早晚有一定关系。淋巴结活检或穿刺可以确诊。 临床表现为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增生肿大,肝脾肿大,不规则发热,盗汗,出现各种皮疹伴皮肤搔痒,晚期出现衰竭和恶液质。 总体来说,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话,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还是相当令人惊喜的,长期无病生存率可以达到50%。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没有霍奇金淋巴瘤好,但是早期进行化疗为主的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还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的。 ……查看全文»
2012-11-01 淋巴瘤
摘要:59岁男性患者,因“上腹部疼痛10余天,加重1天”入院。经医生查体得知,上腹部轻压痛,余无特殊 。而彩超显示,腹腔弱回声占位。 ……查看全文»
2016-10-12 淋巴瘤治疗
摘要:对于浅表的病变,应注意皮肤清洁,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或刺激。 淋巴瘤西医治疗方法淋巴瘤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HD大部分都可治愈。NHL疗效虽不如HD,但也有部分病例得以治愈。 ……查看全文»
2022-07-13 儿童易被淋巴瘤“盯上”?从3个方面预防淋巴瘤!
摘要:淋巴瘤并不与身体各个部位,因此每个部位都有可能患上淋巴瘤。其主要特征是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常发生在浅表部位,比如腋窝下、颈部以及锁骨上和腹股沟处等,淋巴瘤生长在不同部位,症状也不相同。儿童是淋巴瘤高危人群,需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防范,去除一切高风险因素。 ……查看全文»
更多»“肺部淋巴瘤3cm”相关问答
肺癌的一期二期三期如何定的

肺癌分期中:一期是指包括T1(原发肿瘤最大径≤3cm,局限于肺和脏层胸膜内,未累及主支气管;或局限于气管壁的肿瘤,不论大小,不论是否累及主支气管);T2(肿瘤有以下任何情况者:最大...[详细]

肺癌的分期分级是具体怎么样的?

您好,Tis:原位癌。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T1a:肿瘤最大径≤2cm,T1b:肿瘤最大径gt;2cm,≤...[详细]

胃癌怎么分期

你好,胃癌分为0期,肿瘤浸润至粘膜层,但未累及粘膜固有层,无局部淋巴结转移,IA期,凡肿瘤浸润至粘膜或粘膜下层者,无局部淋巴结转移。IB期,肿瘤浸润至粘膜或粘膜下层,伴有距原发灶3...[详细]

肺癌有哪些类型?肺癌是如何分期的?

国际抗癌联盟986年修订的肺癌TNM临床分期,对确定病变范围,制订治疗方案,统一治疗标准,评估肺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所以已为世界广泛采用。 0期(原位癌) Tis Ⅰ期 TN0M...[详细]

肺癌有哪些类型肺癌是如何分期的

国际抗癌联盟1986年修订的肺癌TNM临床分期,对确定病变范围,制订治疗方案,统一治疗标准,评估肺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所以已为世界广泛采用。 0期(原位癌) Tis Ⅰ期 T1N...[详细]

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的症状

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的症状表现中绝大多数为周围型,近一半患者无临床症状,其中淋巴瘤占41%,癌肉瘤占20%,黏液表皮癌占15%,肉瘤占18%,其余是恶性黑色素瘤。肺淋巴瘤:分为霍奇金...[详细]

你好!我父亲昨天做了个检查,结果如下请你

纵隔内淋巴结肿大见于很多继发性肿瘤,只有少部分见于纵隔淋巴瘤。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见于纵隔淋巴结结核,多会有肺结核症状,如盗汗,午后潮热等,也可见淋巴瘤,常为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节病,可...[详细]

胃癌反复腹泻怎么办?

这个原位癌表示癌细胞不是其它地方转移来的,而是本来就是从这个地方长出来的。医学上肺癌的分期从早期到晚期分别是Ⅰ、Ⅱ、Ⅲ、Ⅳ期,其中Ⅰ、Ⅱ、Ⅲ期又分为a和b期。指导意见:二A期一般是...[详细]

肺部长有淋巴结怎么回事?..

一般肺部或是纵膈内有淋巴结的话可能是肿瘤引起的不知道你除了肺部有淋巴结外,肺内有没有肿块,如果是肺内有肿块同时有淋巴结的话,可能是肺癌[详细]

腋窝下淋巴结发炎是如何引起的?

腋窝淋巴结发炎的原因: (一)慢性淋巴结炎: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 (二)巨大淋巴结...[详细]

280X492
280X180
120X200

新闻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论坛 即问即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