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5-25 2012年ESC房颤管理指南更新解读
- 摘要:2012ESC心房颤动(AF)管理指南更新较之2010年版具有一些重要特点。指南指出,AF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大约在1.5%-2%。AF患者卒中的发生率增加5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增加3倍,同时死亡率也较高。因此在并发症出现之前早期发现和诊断AF比预防卒中更为重要,指南推荐对于65岁及以上的患者可以随时测量脉搏,对于脉搏不规律的患者建议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AF。在预防卒中方面,有更多证据支持使用CHA2DS2-VASc评分来鉴别不需要接受任何抗血栓治疗的“真正低风险”患者;在给予抗栓治疗前均应该进行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 3 分为高危者,应规律复诊,严密观察以防止出血事件。也有更多证据主张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替代需要进行剂量调整的维生素K拮抗剂。 ……查看全文»
- 2012-06-27 IDSA糖尿病足感染管理指南
- 摘要:近期,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表感染管理指南指出:对于糖尿病足感染,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能够减少截肢。 ……查看全文»
- 2013-05-27 专家呼吁遵循指南 规范冠脉血运重建管理
- 摘要:冠脉血运重建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冠脉旁路移植术以及两者的结合(即杂交治疗),其目的是缓解冠脉狭窄、重建血管、恢复心肌灌注。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提高医疗质量,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专家组编写了“中国冠脉介入治疗指南(简本)”。该指南对新近有关冠脉血运重建策略、特殊冠心病的处理、围术期用药和二级预防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查看全文»
- 2009-06-11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解读
- 摘要: 日前,卫生部印发《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对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的硬件设置、人员配备、科室管理、检查评估等作出了规定,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以提高急诊科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卫生部医政司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指南》的颁布有利于推动急诊学科的发展,有利于稳定急诊医学专业技术队伍,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有利于急诊科标准化建设,对解决人民群众急诊就医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查看全文»
- 问答
-
如何防止房颤复发?
对于防止房颤的复发,药物的疗效不佳,长期用药的医疗费用较高,毒副作用较多,患者依从性较差。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导管消融治疗。随着循证医学的依据越来越多,近年来,国际权威指...[详细]
- 问答
-
心房颤动诊疗指南
对于心房颤动诊疗指南一定要重视,你提到心房颤动诊疗指南为你解答如下。当然非常有影响,心房颤动,导致无法给全身血液换新循环,血滞留在心房,造成血栓,严重的会导致中风、偏瘫。[详细]
- 问答
-
房颤治疗指南房颤能食疗吗?
房颤治疗指南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对预防房颤有好处,此外,房颤患者要戒烟,限制饮酒。避免过多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食、药物,诸如茶、咖啡、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药。[详细]
- 问答
-
心房颤动指南
对于心房颤动指南一定要重视,你提到心房颤动指南为你解答如下。你好,心房颤动临床上可以分为阵发性、持续性、持久性三大类,房颤最严重的危害是心房血栓形成,脱落的血栓很容易导致中风、肺栓...[详细]
- 问答
-
治疗房颤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房颤的手术方法主要是导管消融治疗,目前导管消融方法主要包括肺静脉内点状消融、肺静脉外局灶的点状消融、节段性消融电隔离肺静脉以及环状消融电隔离肺或上腔静脉。导管消融已成为国内外治疗房...[详细]
- 问答
-
房颤房扑区别有哪些
你好。房颤,就是大家所说的心房颤动,房扑,就是心房扑动,这两种都属于心律失常,房颤是严重的心脏跳动不规律。房铺是指心脏跳动与扑动波的形式出现。这两种都是需要积极治疗的。治疗上房颤主...[详细]
- 问答
-
房颤病人可以吃南瓜吗?
房颤患者可以吃蔬菜水果,南瓜也可以吃。发错时间小于24小时的是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不需特殊治疗,可以自行转为窦性心律。持续性房颤是发作时间大于两天,需要药物或电复律。房颤的治疗原...[详细]
- 问答
-
房颤有哪些分类?
房颤分类没有统一,按持续时间可以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通常认为阵发性房颤指能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持续性房颤指持续7天以上,需要...[详细]
- 问答
-
医生好,请问心率不齐,房颤,时常喘,补氯...
你好,治疗房颤的方法很多,我认为关键在找病因。1.房颤的急性原因2.不伴有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房颤3.伴有相关心血管病的房颤4.神经性房颤。治疗上针对性治疗。结果才能确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