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90
健康宝典 >> 心胸外科>> 心肌梗>>心肌梗死的活动指导
心肌梗死的活动指导
更多»“心肌梗死的活动指导”相关文章
2014-02-24 如何预防情绪波动引起的心肌梗死
摘要:激动可使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氧耗量增大或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那么,如何减少生活中的情绪波动呢? ……查看全文»
2014-11-20 心肌梗死的护理:预防心梗要减少的情绪波动
摘要:心梗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之一,指冠心病患者在激动、劳累、生气、寒冷、饱餐、大便干燥等条件的刺激下,发生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被激活,形成血栓,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从而造成心肌梗死。 ……查看全文»
2014-02-25 如何预防情绪波动引起的心肌梗死
摘要:激动可使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氧耗量增大或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那么,如何减少生活中的情绪波动呢? ……查看全文»
2017-02-14 心肌梗死的护理工作
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很危险的,一旦发病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很多人因为急性心肌梗塞失去生命,因此发生急性心肌梗塞除了积极的治疗还应该加强护理,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那么具体的心肌梗塞的护理方法是什么? ……查看全文»
更多»“心肌梗死的活动指导”相关问答
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怎样活动?

如果是急性期大面积心肌梗死治疗后的患者,应卧床休息,让心脏得到最大限度的修复,一般4周以后再进行轻度的活动。如果心肌梗死面积很小,一般住院的第二天就可短时间行走。出院后,要严格服用...[详细]

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怎样活动?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患病期间要充分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的需氧量,修复坏死的细胞,达到心肌梗死愈合的目的。休息的时间应依梗死面积的大小控制在4~8周。  (2)对无心力衰竭及休克...[详细]

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怎样活动

急性心梗要绝对的卧床休息,建议要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循序渐进的活动,积极的治疗后,做冠脉造影检查,看看血管梗阻的情况,考虑做介入或者是搭桥手术。[详细]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即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详细]

心肌梗死

您好:心肌梗死必须对证治疗。一、监护和一般治疗(一)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解除焦虑。(二)监测 在冠心病监护室进行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监测,除...[详细]

心肌梗死

你好! 首先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 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冠状动脉突然堵塞或近乎堵塞所造成的...[详细]

心肌梗死注意什么

1.心理治疗:平时病人精神上要保持舒畅愉快,应消除紧张恐惧心情,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动。并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感冒等。因这些因素都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2.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详细]

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肌梗死的典型病史是出现严重而持久的胸痛!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24小时后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乏力,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症状.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据心电图,血清酶的变化....[详细]

心肌梗死的危害

您好,心肌梗死对身体最常见的影响是不同程度的胸痛和不适、虚弱、发汗、晕眩、呕吐、心跳不稳定,有时心肌梗死也会导致昏迷。心肌梗死造成的胸痛往往长于30分钟。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详细]

心肌梗死遗传吗

你好,心肌梗塞通常与冠心病有关的,是冠状动脉阻塞所致,是很危险的疾病,积极抢救与治疗有可能改善,病情稳定后应该考虑作介入手术治疗.遗传的可能不大的.[详细]

更多»“心肌梗死的活动指导”相关医生
280X492
280X180
120X200